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混合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包括混合仓、空气进口、燃气进口及混合气出口,混合仓中部一侧安装有空气进气管,另外一侧安装有混合气出管,空气进气管伸入混合仓内部的一端设有锥管,混合气出管与锥管均为锥形,两者口型较小的一端相对,空气进口设于空气进气管背向离锥管的一端,混合气出口设于混合气出管背向锥管的一端,燃气进口设于混合仓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使空气、燃气汇流进行混合,实现良好的自混合及湍流混合效果。
公开号:CN214330772U
申请号:CN202023081720.5U
申请日:2020-12-1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彦勋;陈怡�
申请人:Sichuan Jiuxu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02M2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混合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
[n0002] 燃气混合器是预先将洁净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混合之后再注入燃烧器燃烧提供热源或动力源的气体混合装置。燃气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很大程度影响燃气的燃烧效果,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参混不充分与不均匀会引起可燃性气体燃烧不充分,导致燃烧效果差、经济性差、燃烧后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超标污染大气环境等问题。
[n0003] CN109441670A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的天然气、EGR和空气混合器,包括混合器腔体、EGR喷嘴、天然气喷嘴和扰流扇;EGR喷嘴安装在混合器腔体的内部,EGR喷嘴中EGR喷嘴竖直管的一端与混合器腔体内的EGR出气口螺纹管的底端螺纹连接,天然气喷嘴安装在混合器腔体的内部,天然气喷嘴中的天然气喷嘴竖直管的一端与混合器腔体内的天然气出气口螺纹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扰流扇固定安装在混合器腔体上的混合器出口内。该装置通过输入天然气和空气进行混合,并增设扰流扇加强空气与天然气的湍流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天然气、EGR和空气混合气不均匀性的问题。
[n0004] 但是,上述混合器装置存在天然气喷嘴出口孔、EGR喷嘴出口孔虽然能加强天然气和EGR的分散效果,但是同时也会存在增大天然气和EGR进气阻力的缺点,此外,扰流扇也是如此。
[n0005]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混合效果好、进气阻力小的燃气混合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n0006]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
[n0007]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8] 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包括混合仓、空气进口、燃气进口及混合气出口,混合仓中部一侧安装有空气进气管,另外一侧安装有混合气出管,空气进气管伸入混合仓内部的一端设有锥管,混合气出管与锥管均为锥形,两者口型较小的一端相对,空气进口设于空气进气管背向离锥管的一端,混合气出口设于混合气出管背向锥管的一端,燃气进口设于混合仓顶部。
[n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主要区别在于:
[n0010] 1)燃气进口、空气进口分布位于混合仓顶部及中部,这样可以产生虹吸效应,通过气体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使空气、燃气汇流进行混合,实现自混合效果。
[n0011] 2)混合气出管与锥管均为锥形,两者口型较小的一端相对。空气流动时,空气先进入流通通道逐渐减小的锥管内,然后空气从末端扩张通过虹吸效应带动混合仓内的燃气进入混合气出管,在带动燃气混合的同时,由于混合气出管与锥管相对的锥形口,使得空气、燃气发生湍流效果,加强空气、燃气混合时的流动效果,进而使得空气、燃气产生良好的混合。
[n0012]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混合气出管相对于锥管的一端为混合气对接口,混合气对接口内径R与锥管相对于混合气对接口一端对接口的内径r1、外径r2的关系为:r1<R<r2。
[n0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混合仓顶部安装有燃气接管座,燃气进口设于燃气接管座上。
[n0014]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燃气接管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混合仓顶部。
[n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空气进气管为L形。
[n0016]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锥管焊接在混合仓上,混合气出管可拆卸的安装在混合仓上。
[n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使空气、燃气汇流进行混合,实现自混合效果;
[n0019] (2)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动时,空气先进入流通通道逐渐减小的锥管内,然后空气从末端扩张通过虹吸效应带动混合仓内的燃气进入混合气出管,在带动燃气混合的同时,由于混合气出管与锥管相对的锥形口,使得空气、燃气发生湍流效果,加强空气、燃气混合时的流动效果,进而使得空气、燃气产生良好的混合;
[n0020] (3)本实用新型锥管的内径r1小于混合气对接口内径R,锥管的内径r1越小,空气锥管末端进入混合气出管的湍流效果越强;同时锥管的外径r2大于混合气对接口内径R,空气在进入混合气出管的瞬间不会因为湍流而冲入混合仓仓室内,避免了空气完全冲出混合气出管进入混合仓内的情况;
[n0021] (4)本实用新型混合仓顶部设开口,燃气接管座封住混合仓顶部的开口并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安装,燃气接管座也可以选用其他可拆卸方式的安装在混合仓顶部;
[n0022] (5)本实用新型空气进气管为L形,通过L形的弯管使空气在进入锥管时便产生湍流效果,为了后续加强混合效果做好预准备;
[n0023] (6)本实用新型锥管焊接在混合仓上,混合气出管可拆卸的安装在混合仓上,使得锥管及混合气出管中一个固定,一个可拆卸移动,便于锥管及混合气出管对接处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调整。
[n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n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n0027] 其中,1空气进气管,101空气进口,102锥管,2混合气出管,201混合气对接口,202混合气出口,3混合仓,4燃气接管座,401燃气进口。
[n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n0029] 实施例1:
[n0030] 参见图1~3,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包括混合仓3、空气进口101、燃气进口401及混合气出口202,混合仓3中部一侧安装有空气进气管1,另外一侧安装有混合气出管2,空气进气管1伸入混合仓3内部的一端设有锥管102,混合气出管2与锥管102均为锥形,两者口型较小的一端相对,空气进口101设于空气进气管1背向离锥管102的一端,混合气出口202设于混合气出管2背向锥管102的一端,燃气进口401设于混合仓3顶部。
[n0031] 其中,混合仓3结构形式有多样,可以为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或任意组合形状,只要保证具有空气与燃气可混合的仓室即可,一般的,为了便于混合仓3的加工,参见图本实施例混合仓3为立方体。空气进口101、燃气进口401及混合气出口202形态为可以圆形、方形或三角形,一般的,为了便于空气进口101、燃气进口401及混合气的加工及管道的对接,参见图1,本实施例空气进口101、燃气进口401及混合气为圆形。
[n0032] 在本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主要区别在于:
[n0033] 1)燃气进口401、空气进口101分布位于混合仓3顶部及中部,这样可以产生虹吸效应,通过气体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使空气、燃气汇流进行混合,实现自混合效果。
[n0034] 2)混合气出管2与锥管102均为锥形,两者口型较小的一端相对。空气流动时,空气先进入流通通道逐渐减小的锥管102内,然后空气从末端扩张通过虹吸效应带动混合仓3内的燃气进入混合气出管2,在带动燃气混合的同时,由于混合气出管2与锥管102相对的锥形口,使得空气、燃气发生湍流效果,加强空气、燃气混合时的流动效果,进而使得空气、燃气产生良好的混合。
[n0035]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空气大量的冲入混合仓3仓室内并加强空气的湍流效果,混合气对接口201内径R与锥管102相对于混合气对接口201一端对接口的内径r1、外径r2的关系为:r1<R<r2,使得锥管102的内径r1小于混合气对接口201内径R,锥管102的内径r1越小,空气锥管102末端进入混合气出管2的湍流效果越强;而锥管102的外径r2大于混合气对接口201内径R,空气在进入混合气出管2的瞬间不会因为湍流而冲入混合仓3仓室内,避免了空气完全冲出混合气出管2进入混合仓3内的情况。
[n0036] 进一步,为了便于输送燃气的管道对接,混合仓3顶部安装有燃气接管座4,燃气进口401设于燃气接管座4上,燃气接管座4上设螺纹口与输送燃气的管道进行对接,方便输送燃气的管道连接。
[n0037]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燃气接管座4安装及对混合仓3内部情况进行检查,混合仓3顶部设开口,燃气接管座4封住混合仓3顶部的开口并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安装,燃气接管座4也可以选用其他可拆卸方式的安装在混合仓3顶部。
[n0038] 进一步的,为了使空气在空气进气管1内便于产生一定的湍流效果,空气进气管1为L形,通过L形的弯管使空气在进入锥管102时便产生湍流效果,为了后续加强混合效果做好预准备。
[n0039]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锥管102及混合气出管2对接处在安装过程中的可调性,锥管102焊接在混合仓3上,混合气出管2可拆卸的安装在混合仓3上,使得两者中一个固定,一个可拆卸移动,便于锥管102及混合气出管2对接处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调整。
[n0040]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包括混合仓(3)、空气进口(101)、燃气进口(401)及混合气出口(20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3)中部一侧安装有空气进气管(1),另外一侧安装有混合气出管(2),所述空气进气管(1)伸入混合仓(3)内部的一端设有锥管(102),所述混合气出管(2)与锥管(102)均为锥形,两者口型较小的一端相对,所述空气进口(101)设于空气进气管(1)背向离锥管(102)的一端,所述混合气出口(202)设于混合气出管(2)背向锥管(102)的一端,所述燃气进口(401)设于混合仓(3)顶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出管(2)相对于锥管(102)的一端为混合气对接口(201),所述混合气对接口(201)内径R与锥管(102)相对于混合气对接口(201)一端对接口的内径r1、外径r2的关系为:r1<R<r2。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3)顶部安装有燃气接管座(4),所述燃气进口(401)设于燃气接管座(4)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接管座(4)可拆卸的安装在混合仓(3)顶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气管(1)为L形。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102)焊接在混合仓(3)上,所述混合气出管(2)可拆卸的安装在混合仓(3)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RU2012136428A|2014-02-27|Впрыск дизельного топлива с egr |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рубки вентури
CN103939907A|2014-07-23|引射混合器
CN214330772U|2021-10-01|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
CN205155955U|2016-04-13|一种生物质气体燃烧器
CN201724222U|2011-01-26|一种燃气燃烧器用的低NOx排放燃烧头
CN112128800A|2020-12-25|一种用于燃气轮机低排放的低旋流直喷燃烧器
CN204648238U|2015-09-16|一种炉嘴燃烧装置
CN205299522U|2016-06-08|一种强制掺混燃气燃烧器
CN206037041U|2017-03-22|气态燃料掺混器
CN206222319U|2017-06-06|热煤气烧嘴
CN205245172U|2016-05-18|一种燃气逆风喷射掺混燃气燃烧器
CN206724168U|2017-12-08|一种低沸点燃料燃烧器
CN105509050B|2018-10-19|铝合金炉头及燃烧器
CN2897498Y|2007-05-09|多孔预混中间包烘烤烧嘴
CN205447746U|2016-08-10|强制掺混燃气燃烧器
CN104832923B|2017-08-29|一种炉嘴燃烧装置
CN201589268U|2010-09-22|空气与燃气的预先混合装置
CN203925792U|2014-11-05|一种多点喷射式气体/双燃料发动机燃气与空气预混装置
CN212719738U|2021-03-16|一种加热炉用射流气体混合燃烧器
CN201715502U|2011-01-19|一种用于集成燃气烤箱及燃气灶的燃气燃烧器
CN213362476U|2021-06-04|一种用于加热振动设备的燃烧喷嘴加热结构
CN209781067U|2019-12-13|一种柴油机用简易高效egr混合装置
CN212537832U|2021-02-12|一种燃气分配鼓风结构及燃气灶
CN212029500U|2020-11-27|燃烧装置及水套加热炉
CN207006155U|2018-02-13|一种油炸锅的燃烧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81720.5U|CN214330772U|2020-12-18|2020-12-18|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CN202023081720.5U| CN214330772U|2020-12-18|2020-12-18|一种虹吸式燃气混合器|
[返回顶部]